|
|||
|
|||
|
|||
一、引进、创新实验教学方法,因材施教 中心鼓励教学改革,教师高度重视改进实验教学方法。通过国外学习、集体备课、观摩教学、公开课等形式,中心教师全面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,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: (1)基本与综合设计型实验授课方法 采用以实验教师现场指导为主导的教学方式,学生接受式学习,部分综合设计型实验采用学生操作、教师指导方式; (2)创新型实验授课方法 采用讲师以上的教师指导,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的教学模式,即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,自行查阅资料、设计实验,通过开题答辩后,自主进行实验操作、完成实验项目和总结实验报告; (3)开放型实验授课方法 中心为学生提供实验场所和仪器设备,学生自带实验项目或自选开放型实验项目,自行规划安排实验准备、实验操作、小组讨论、总结完成研究报告。 根据教学内容需要,常用的教学方法还有:病例讨论法、PBL教学法、角色扮演法等。 二、实验教学全程跟进,夯实学生操作能力 实验教学贯穿在学生入学至毕业的整个过程中,由浅入深,由简而繁,逐步增加学生对护理工作的感性认识,夯实操作能力。(1)学生从入学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各种技能协会,如护理技能协会、急救技能协会、科技创新协会、护理心理协会等,及早接触实验,接触护理;(2)入临床集中实习前,系统复习基本护理技能和专业技能,考核合格后方可入科;(3)每年举行5.12技能大赛,激发学生锻炼实践技能的热情。 三、采取多元化实验考试及考核方法 中心分期、分批改革实验课程考试及考核方法。1999年,以省教育厅教改项目为契机,改革《护理学基础》实验考试,理论考试与实验考核分开独立进行。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50%,采取分项记分的方式来评定学生实验课成绩及全程考核,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定,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。考试成绩由实验成绩和综合技能考核成绩两部分构成。 (1)平时成绩:占实验成绩的20% 平时成绩包括实验预习报告、实验报告、课堂表现、随堂抽测成绩。 (2)单元考核成绩:占实验成绩的80% 是在每个技能单元学完后组织的单项操作抽签考试(如注射术、药物过敏试验、静脉输液可划为一个单元),每次成绩按比例计入总分。 (3)综合技能考核成绩:100分 临床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技能训练,80学时。训练结束后由考核小组事先设计不同的病例,学生抽签根据给出的病例,说出计划方案,然后实施相应的2~3项护理操作。规定成绩低于85分者需延长训练时间,补考合格后方能进入临床实习。 这些举措改变了护理学基础技能操作机械记忆、简单重复的局面,提高了学生对技能训练的重视程度,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。2004年、2006年,中心先后启动了护理心理学、急救护理学等多门课程的考试改革。根据实验内容、学生层次采取不同考核方法。 四、现代化教学手段普及使用,提高了教学效率,改善了教学效果 中心配备了多功能多媒体实验教学设备。实时、多角度、立体化展示教学过程,极大改善实验教学条件。教师授课时均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,如PPT、CAI课件、VCD/DVD、录像、投影等结合使用,图文并茂、形象直观,深受学生欢迎,提高了教学质量。操作过程全程录像,数据可实时传输到中心监控室,便于及时反馈,并实现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。 中心实行全部教学资源上网制度,学生可以通过网站浏览教学大纲、教学录像、实验项目等,进行自主学习。即将实现网上预约进入实验区练习。网站设有师生互动平台,教师定期解答学生问题,指导学习。 |
友情链接: 山东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山东大学 |
版权所有: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实验教学中心 地址:山东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(250012) |